维权动态

首部反家暴法事关你我他

发布时间2016年2月29日  来源:泉州市妇联  阅读5172次

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以下简称反家暴法),作为我国首部反家暴法,该法共六章38条,对家庭暴力的范畴、预防、处置、人身安全保护令和法律责任作出规定。该法将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

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家暴范畴



什么是家庭暴力?在很多人的概念里,家庭暴力就是丈夫打老婆。事实上,据全国妇联调查,妇女、老人、小孩、残疾人等都是我国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在暴力形式上,尽管殴打等身体侵害仍是家庭暴力的主流,但辱骂、恐吓等精神暴力的严重性也越来越凸显。

 

因此,反家暴法首次对家庭暴力的范畴予以法律形式明确,“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均属家庭暴力。

发现家暴不报案将担责

“官不究,民不举”,这是我国当前反家暴工作的一大障碍。

反家暴法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依照规定向公安机关报案,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本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有反家庭暴力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公安机关告诫书可作为家暴证据

 

中国有句古话,叫“清官难断家务事”。过去,公安机关等执法部门对于家暴问题也很困惑,因为不能给予明确处罚。而反家暴法对家庭暴力的处置做了明确规定。

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告诫书应当包括加害人的身份信息、家庭暴力的事实陈述、禁止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等内容。以及不得再实施家庭暴力的警告。

反家暴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可以根据公安机关出警记录、告诫书、伤情鉴定意见等证据,认定家庭暴力事实。

也就是说公安机关出具的告诫书可以成为法院审判家庭暴力案件的证据。



建立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

 

一旦当事人受到家庭暴力或者感觉自己将面临家庭暴力的状况,即可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法院应从宽受理。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应当以书面方式提出;书面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对一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以及由于强制、威吓无法进行申请的特殊人,其他有关组织和个人还可以代为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申请法院必须受理,法院一般情况下在72小时内要做出裁定,是发人身安全保护令,还是不发,特殊情况须在24小时内做出。


适用同居时实施暴力

 

在现实生活中,未婚同居的现象已经较为常见,而由于住房紧张等原因,有许多离婚家庭双方“离婚不离家”。为保护这部分人群的权益,反家暴法在附则中特别指出:“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这意味着有同居关系的人之间发生的暴力也被纳入家庭暴力,受法律约束。

                                                                                                                                                                                                                    泉州市妇联宣

                                                                                                                                                                                                                      2016年3月

泉州妇联网 泉州市妇女联合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4008063号-1
Copyright 2005-2008 qzwom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46144902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