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动态

【两会“她声音”】姐妹们积极建言献策,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发布时间2022年1月6日  来源:泉州晚报、中国网海峡频道  阅读1287次

1月5日起,泉州正式进入两会时间。两会期间,有许多女代表、女委员们积极完善提案、建言献策。她们来自全市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女代表、女委员,她们的身影活跃在会场上,为盛会增添了一抹抹温柔的亮色。她们聚焦时事、关注民生、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忠诚履职,展现出了女代表、女委员特有的风采。现在,来听听女代表和女委员都说了些什么


泉州市人大代表、泉州市妇联主席骆春玲建议——发展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

上班族生了二孩、三孩后,没有人帮忙带怎么办?由于存在生育成本、照料负担、经济压力等问题,“三孩”政策放开后,我市一些家庭仍然存在“不敢生、不愿生”的现象。在市人大代表、市妇联主席骆春玲看来,“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是缓解父母照料负担的重要方式。”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从2020年的1.8个提高到2025年的4.5个。骆春玲介绍,目前,我市共有托育机构241家,占地面积27.53万平方米,工作人员1789名。托育机构的数量、从业人员、服务质量远不能满足“三孩”背景下家庭的现实需求,有效供给明显不足。同时,当前托育服务机构存在政策缺位、标准缺失、人才缺少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市婴幼儿托育服务发展,减轻家庭负担,骆春玲在今年市两会上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她表示,一方面,应配套出台托育服务机构扶持政策。比如综合运用规划、土地、住房、财政、投资、融资、人才等支持政策,大力发展成本可负担、方便可及的普惠性托育服务。将需要独立占地的婴幼儿托育服务场地建设布局纳入城市相关规划,按照标准和规范在新建居住区规划、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及配套安全设施等。另一方面,应发展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机构。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以单独或联合相关单位共同举办的方式,利用现有国有建筑或工作场所兴办普惠性托育机构,并向社会开放;依托社区、小区、公共服务中心等现有场所资源建立托育服务中心,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或者财政补贴等形式,面向居民提供托育服务。

“此外,还应加强托育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骆春玲表示,特别是应建立政府统一领导下的监管工作机制,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统筹推进,为发展婴幼儿托育服务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和社会环境。同时,细化托育机构设置标准,加强对托育机构的服务过程监管,特别是对卫生防疫、疾病预防、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等进行日常监管,保障托育服务安全;充分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对托育服务机构进行监管和业务指导培训,相关信息纳入政务服务平台,方便广大群众查询和监督。


泉州市政协委员李少婷提议——多方式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主义教育历来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泉州市政协委员李少婷认为,青少年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在中小学时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旨在培养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感,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提升青少年的素养,促进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关键作用。

▲泉州市政协委员李少婷 受访者供图

随着网络普及,青少年的上网群体越来越多。在当前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上海量信息良莠不齐,青少年不可避免的过早接受到不良的信息。小到个人习惯、品格的养成,大到人生价值观、爱国主义理念的形成,网络信息都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青少年阶段坚持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李少婷委员看来,泉州市各学校向来注重爱国主义教育,但新形势下更要不断创新爱国教育新的方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这也为我市中小学做好新时代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进入互联网时代,传统的说教不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为此,李少婷建议,要多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一是不拘泥于课本,要多运用新媒体、多媒体,利用青少年喜欢标新立异的特点,可以通过多种媒介有选择性地拓展信息来源渠道,比如通过VR设备,青少年可以穿越到红军长征的场景中,体验革命先烈的“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坚忍不拔、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长征精神。二是不拘泥于形式可以通过组织主题演讲、红色小品、红色趣味运动会等多种形式,将爱国主义教育润物无声增加互动感、体验感。

爱国主义教育要如何才能吸引学生?李少婷委员认为,在教育内容上要注重与时俱进。她建议,在确定爱国主义教育课题内容时,要兼顾经典与实际,授课老师可以适当延伸讲解经典案例的背景内容,让学生对经典案例的时代、所处环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可以将经典案例紧扣近几年的时事,深入浅出,用中小学生能够听懂的语言进行授课和互动。例如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中西方国家不同的防疫措施,不同的防疫效果,作为国家强有力执政力的例子,以此增强学生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

李少婷还提出,要明确爱国主义教育外延扩大的广度。“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她建议,利用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将爱国主义教育的外延扩大到家长,通过良好的家校互动,家校共育,丰富互动内容,切实增强学生家庭对爱国主义的正确认识。

泉州妇联网 泉州市妇女联合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09003561号

您是第:73855787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