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机关动态泉州市妇联、泉州市公安局表彰泉州市“十佳女警”、“十佳警嫂”暨泉州市 “三八”红旗手发布时间2010年7月1日 来源:泉州市妇联 阅读3782次会上,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陈加瑶作了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十佳女警”和“十佳警嫂”所作出的突出贡献,要求公安机关广大民警和公安现役部队官兵向受表彰的同志学习,学习她们的优秀品质,要广泛宣传她们的先进事迹,要尽量帮助解决女警和警嫂们的实际困难,尽心履职,奋发有为,为建设平安和谐泉州作出新贡献。 市妇联主席甘端蓉在讲话中,指出“十佳女警”和“十佳警嫂”是公安女民警和公安民警家属的优秀代表。在公安队伍中,广大女民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展示特长,以出色的业绩践行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广大公安民警家属同样为公安事业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军功章里有公安民警的一半,也有好警嫂的一半。她们之中,有的甘当贤内助,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用爱心为亲人解除后顾之忧;有的爱岗敬业,自强不息,本职工作取得了突出的业绩。她号召全市广大妇女要以“十佳女警” 、“十佳警嫂”为榜样,学习她们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敢打硬战的工作作风,学习她们吃苦耐劳、善良真诚、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学习她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同时要求作为女同胞“娘家”的各级妇联组织,要大力宣传模范女民警和公安民警家属的先进事迹,积极营造关心民警、理解民警、关爱民警家庭的良好氛围,要继续满腔热情地关心公安女民警和公安民警家属,主动为她们排忧解难办实事,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妇联组织的温暖送到她们的心坎上,为广大公安干警营造一个稳定、和谐、温馨的大后方,让他们更好地投身公安事业。 该活动也是我市纪念百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系列活动之一。今年3月份以来,市妇联与市公安局联合通过各县(区、市)妇联、公安局自下而上、层层推荐评选出10名热爱公安事业、业绩优秀的女民警和10名事迹感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好警嫂。
【链接】 《东南早报》2010年6月30日
泉州昨日表彰首届“十佳女警”、“十佳警嫂” 她们,为警界树起亮丽风景线 早报讯 昨日,市公安局举行了一场表彰会,专门表彰女警和民警的妻子,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这样的表彰在泉州还是首次,评出来的“十佳女警”、“十佳警嫂”同时被授予泉州市“三八”红旗手。 据介绍,泉州现有公安民警约7000人,女民警约占10%。女警在公安队伍中一向被视为民警中的亮丽“风景线”,女警在工作中发挥了优势,这道“风景线”在社会治安工作中作出了特别的贡献。 而公安事业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每一位公安民警的家属需要默默地作出诸多奉献,在平凡之中彰显高尚的道德品质。正是有了警嫂们的理解和支持,民警们才能无后顾之忧,全心全意投入一线工作中。 此次评选工作,由泉州市公安局、市妇联于今年3月起,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首届泉州市“十佳女警”、“十佳警嫂”评选活动。评选时采取自上而下、层层推荐的办法,于日前正式评选出10名热爱公安事业、做出优秀业绩的女民警和10名事迹感人、在民警中有良好影响、能起示范带动作用的“好警嫂”。 ■十佳女警 陈珊如 泉州市公安局鲤城分局政工科副科长 叶琼霞 泉州市公安局丰泽派出所科员 苏翠文 泉州市公安局南埔派出所科员 洪巧萍 晋江市公安局治安大队科员 李宝玉 石狮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副教导员 李洪清 南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四级探长 郑瑾瑜 惠安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股副股长 林华棉 安溪县公安局法制科科员 魏玉霞 永春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股科员 庄艳玲 泉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鲤城大队一中队科员 ■十佳警嫂 王吟 泉州市公安局鲤城分局刑侦大队六中队中队长蔡祥江的妻子,现为泉州市第十五中学教师。 王永珍 泉州市公安局丰泽分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商永明的妻子,原鲤城区粮食供应公司职工。 蔡靖芳 泉州市公安局洛江分局机关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林峰的妻子,现为泉州黎明职业大学人文系副教授。 颜淑宜 晋江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蔡水抽的妻子,持家。 洪小红 南安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刑侦大队大队长陈定宏的妻子,现为南安市旅游事业局副局长。 曾月华 惠安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副股级侦查员骆敏荣的妻子,现为惠安县医院职工。 谢秀琼 安溪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教导员李宏彬的妻子,现为安溪县中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 郭丽云 德化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教导员赖经国的妻子,现为德化县龙浔镇丁乾小学教师。 高丽玲 泉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主任科员王国强的妻子,现为泉州市培元中学教师。 徐静 泉州市公安局警卫处副处长唐良元的妻子,现为泉州市第一医院职工。
李洪清:常和尸体打交道的女人 “作为一名女民警,如果能够选择岗位的话,我和很多人一样,都会要求到相对轻松的单位。技术员名字好听,作息时间却没有保障,无论寒暑、无论白天黑夜,警情就是命令。”李洪清爽朗轻快的语气中,将所有的心酸轻轻地盖住。 从第一次见到尸体时的茫然无措,到如今一到现场就能及时展开工作,李洪清已经习惯跟尸体打交道。她今年34岁,已是南安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四级探长。她说,咱选择了警察职业,就要在这个岗位上做出样子。 第一次面对尸体 差点晕过去 从事刑侦工作已经11年,但第一次与尸体面对面的情形,仍历历在目。 那是2000年1月,一个10岁左右的小孩食物中毒,李洪清第一次随老技术员到现场。“我学的是政保专业,刑事技术知识很匮乏,到了现场,一看到尸体都慌了,不知道要做什么,他们让我做尸检记录,我也不知道怎么记。”李洪清从小到大都没见过尸体,这是第一次,她差点晕过去。 “想到要经常和那让常人感觉恐怖的尸体打交道,我心里凉透了。”从现场回来,李洪清开始挣扎,想到自己还没结婚,若是今后的“他”知道我常要和尸体打交道,会不会理解我,还敢不敢和我牵手? 李洪清一夜无眠。这时,警校老师的话又在耳边回响——既然选择了警察职业,就要在这个岗位上做出样子。第二天上班,李洪清默默地拿出相机查看功能,又找师傅学习刑事科学技术…… 女大当婚去相亲 对方退避三舍 哪个女子不爱美,哪个女子不爱穿裙子?李洪清也不例外。可自从到了刑侦大队后,李洪清再不穿裙子了。是不爱吗?是不方便。渐渐的,李洪清觉得,身上这身警服也很漂亮。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转眼,到了适婚年龄,“都说女警察找对象条件高,可我找对象却很难”。最初,有人给李洪清介绍了个公务员,彼此挺谈得来,双方都满意,“还托人要我早点下决心”,可后来,对方一听说李洪清是刑侦技术员,常要和尸体打交道,就找理由拒绝了。 “再后来,遇到了一个不错的小伙子,他对我唯一的要求就是离开刑侦大队技术科。”李洪清理解对方的想法,“他说,你整天和尸体打交道,传统家庭对这种职业是有偏见的,再说将来生儿育女,你整天出现场,老人和小孩谁照顾?” “可这工作总得有人做啊,而且我也熟悉了这项工作。”虽然家里人急了,姐妹们也劝李洪清改行,但她还是坚持了下来。 2005年,李洪清遇到了理解和支持她的那个“他”,一个从事建筑行业的好男人。“他自称是建筑工,整天和水泥钢筋打交道,他觉得我的工作很有意义”。 带着女儿上警车 拿司机当保姆 怀孕七个月,本应在家安胎待产,然而,李洪清却仍战斗在一线。 2005年8月的一个夜晚,南安溪美辖区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已怀孕七个月的李洪清接到电话后,带上勘查箱就赶到现场开始勘查,忙到深夜,回到宿舍时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 女儿生出来后,也渐渐感受到母亲的忙碌。“那时女儿还小,每次我赶赴现场时,她就开始哭,听着她的哭声,我心里就特别难受。”当了母亲的李洪清工作依旧忙碌,不能时常陪在女儿身边,这让她很愧疚,“慢慢的,她长大了,对我说‘妈妈我不哭了,我要每天开开心心的,但是你要早点回家’,我只能‘嗯’的一声。” 遇到母亲回老家、爱人外出时,李洪清只能将女儿带到出警车上,到现场后,司机就成了女儿的“临时保姆”。
王吟:最幸福的时刻 是丈夫做回饭 “做女人难,做警察的妻子更难。”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丈夫积劳成疾患上尿毒症后,她陪伴左右悉心照顾。关于“警嫂”,王吟有太多的话想说。 王吟,42岁,泉州市公安局鲤城分局刑警大队六中队中队长蔡祥江的爱人,泉州市第十五中学的音乐老师。 她最幸福的时刻那么微小 “他只要一有空,就会抢着下厨做饭,偶尔能吃到一餐他为我们准备的可口饭菜,就是我们母女俩最幸福的时刻。” 俗话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王吟就是这样的女人。她说,既然,今生与警察有缘,再苦再累也愿意与他风雨同舟,一起创造幸福美满生活!我想,这也是我们所有警嫂们最大的心愿。 最怕丈夫夜间的手机铃声 虽知道警察工作没个准,但刚结婚那段日子,王吟还是无法习惯这种孤独寂寞的生活,总免不了发牢骚。“但每次看到他半夜紧急出警,或者加班到深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时,我逐渐了解了他的职业。” “最难受的就是常常要替他揪心揪肺,担惊受怕”。刑警工作不分昼夜,三更半夜出警是家常便饭。王吟说,每次夜阑人静时,最怕听到丈夫忽然响起的手机铃声,“心一下子就揪紧了,他‘呼’地就起来,匆匆穿上衣服就出门”,这时,王吟开始提心吊胆,一夜无眠地等待丈夫,直到听到他回来开门的声音,一颗悬着的心才能平静下来。 丈夫永远是我的骄傲 “2006年是不平静的一年。常年繁重的工作、通宵达旦无规律的生活,让他患上了尿毒症。”从医生那得知丈夫的病情时,王吟一下子懵了,“当时脑中一片空白,有种天塌下来的感觉”。 “不知怎么跟他说,我只能强忍着泪水,劝他暂时放下工作,安心养病。”半个月后,王吟陪同丈夫转院到福州,此时,她才告诉丈夫实情。王吟买来一大堆治疗尿毒症的书籍翻阅寻找良方,还一边托关系寻医问药。 2006年8月,王吟的丈夫进行了肾移植手术。“休整半年后,他又坐不住回到警察队伍中。”王吟说,此时,她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丈夫对工作的勤恳和执著,“在我心目中,丈夫永远是我的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