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妇建打好“地基”筑好高楼 基层建设成果彰显发布时间2008年11月7日 来源:鲤城区妇联 阅读3611次
近几年来,鲤城区妇联不断探索基层组织建设新路子,创新基层工作,稳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妇女工作基础,进一步提高了妇女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了妇女基层组织的作用,基层建设硕果累累。鲤城区77个社区居委会中女性比例占65.2%,女性进社区两委达100%,100%的街道妇工委组织有建制、有干部,100%的社区建立妇联组织,100%的党政机关、科教文卫等事业单位建立妇委会。 近几年来,中共鲤城区委、鲤城区人民政府把妇联工作纳入党建考核目标,坚持党对妇联工作的领导,以党的建设带动妇联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在区委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妇联通过选派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妇女骨干,吸收街道部门负责人、辖区单位妇女骨干、社区妇女干部、非公有制企业管理人员等各界优秀女性,积极协调、推荐由各系统党委副书记或党委委员担任妇委会主任,建立非公企业妇委会、个体劳动者协会妇委会、离退休妇委会等方式,配齐配强基层妇女组织干部班子,构建党政认可、妇女满意、社会认同的具有吸引力、凝聚力、影响力的新型妇女组织网络,扩大组织的影响力。妇联以增强妇联组织的“联”字效应为根本,坚持“纵向延伸、横向拓展”,街道、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妇联组织的组建率均达100%,非公企业妇委会、个私协妇委会达60多个,实现了妇联组织对各类妇女群体的有效覆盖。 目前,区、街道妇联专兼职干部平均年龄37.1岁,本科以上学历占44.4%。社区妇联干部平均年龄41.89岁,中专以上学历占84.29%,妇女干部年龄结构得到改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实现了年轻化、知识化。 此外,鲤城区妇联还注重从建章立制、规范建设抓起,逐步建立完善一整套适合基层特点、操作性强的工作体系,对不同类型的妇女组织进行分类指导,努力激发组织活力、完善组织功能、壮大组织实力。具体做法包括:印制下发《基层妇女组织工作记录簿》,组织社区妇联干部业务培训,对街道社区妇联工作和各种内业资料记录予以规范;完善《社区妇联工作百分制量化考核细则》,对各项工作进行量化和细化分解,建立健全社区妇联学习、培训、例会、检查考评、结对共建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在新老社区之间开展妇女工作共建活动,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的形式,充分发挥典型社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互帮互学,获得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 同时,每月召开妇联系统工作例会,就基层妇女建设及信访维权服务、家庭美德建设、儿少工作、妇女发展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交流探讨,还有针对性地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促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坚持年度工作考评,定期考核各类基层妇女组织,并在此基础上评比表彰“三八”红旗集体、先进基层妇女组织等,激励先进、树立标杆。 妇联还出台了《鲤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妇女组织建设的意见》等相关文件,扎实推动基层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区妇联干部挂点联系制度,构筑沟通平台,促进工作有序运转。保持与各界妇女广泛联系,构建了妇女代表、妇联执委、团体会员联系制、维权工作联系制、个私协妇委会工作联系制、巾帼志愿者联系制、基层工作挂钩联系制、外来女工联系制、女企业家联谊会会员联系制等10多项妇女工作联系制,把妇女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延伸到每个家庭。 值得一提的是,区妇联依托健全的组织网络和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根据“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的原则,打造了一系列富有鲤城特色的妇女工作品牌。 妇联实施“巾帼社区服务工程”,依托“鲤城区妇女就业指导中心”,开展“三个一”就业帮扶活动,举办多层次、多门类的职业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35班次,为下岗失业女性和农村富余女劳动力提供就业技能培训2086人(次),帮助960多人实现就业与再就业,被授予“福建省妇女创业与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荣誉称号。组建86支中华巾帼志愿者队伍,1300多名志愿者活跃在古城新区各个角落。 创新各类家庭评比。创造性地开展全区居民群众广泛参与的鲤城区十佳“平安家庭模范户”评选活动,目前,全区已评选表彰各类平安家庭48757户,占应建户的90%,“平安家庭”达标、示范覆盖率,示范街道覆盖率等各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鲤城区被确定为全国“平安家庭”创建工作示范区,区妇联荣获全国“平安家庭”创建工作先进集体,被评选出星级文明户17869户,学习型家庭136户,文明楼院45栋、家庭好角色283名,共有275户五好文明家庭受到省、市、区级表彰。 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兴起。活跃在街道、社区的100多支妇女文艺表演队、腰鼓队、汽排球队,利用节假日进居入户,将和谐建设、文明建设、平安建设等中心工作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以活动丰富文化生活、增强妇联组织凝聚力,展示鲤城巾帼风采。鲤中街道文体宣传队被评为“全国巾帼健身队”,区妇联被评为第十届泉州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首批泉州市创建学习型城市示范单位。 在全区范围内建立9个“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关注来鲤务工的“流动母亲”以及流动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共组织近10万元走访慰问380多名下岗失业特困母亲、单亲家庭、流动母亲等,免费为近5000名外来妇女普查妇科病,让她们充分感受到来自和谐鲤城的关爱与温暖。 如今,巾帼社区服务工程、家庭美德建设活动、平安家庭创建、“流动妇女平安之家”建设等已相继成为鲤城区妇女工作的新亮点,基层妇女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