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工作动态

蔡红专:陆家嘴的繁华尽收眼底

发布时间2014年4月18日  来源:海都资讯网  阅读2366次

 


 

 

 

点击浏览下一页

 

本报记者康启荣方锦枞文/图

   从蔡红专位于上海浦东中融恒瑞大厦19层的办公室向外看去,陆家嘴的繁华尽收眼底。

    15年前,蔡红专随夫林书育来到上海滩,创办华昌控股有限公司。15年后,眼前的一切足以令蔡红专夫妇自傲:华昌旗下的粮油公司规模位居上海同行业前三甲;由其在家乡泉州创办的“中国粮食城”,是国内唯一由非公资本介入的粮食市场,号称要打造成中国粮食业的“沃尔玛”。

   今年,蔡红专又紧随国家改革政策步伐,北上天津抢占先机,发展商贸物流业。

夫妻携手闯荡上海滩

   结婚前在深圳的那段青春燃烧的岁月,至今让蔡红专感怀。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蔡红专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在姐姐的帮助下,她赴深圳创业,在深圳国茂大厦的一家香港服装公司工作。当时的深圳,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无数如蔡红专一样,怀着创业理想和激情的年轻人聚集在这里,四处洋溢着蓬勃的朝气。因为做事认真,为人诚实,很快蔡红专就升任带班部长。没过多久,又任部门经理,开始自主承包经营,自主采购销售,创造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1991年,蔡红专与林书育结婚。当时,泉州人相对传统和保守的观念认为,女性嫁人后,就应该留在家中相夫教子。那时,丈夫林书育已经开始在老家做粮食贸易生意。蔡红专的公公婆婆也并不太赞成儿媳再外出创业。“当时公公婆婆跟我说,要出去也可以,但是要有很好的成就才能回来,如果没有百分百把握,要我想清楚。”蔡红专也觉得如果再跑到外面去打拼,对夫妻俩的感情会有所影响。思前虑后,蔡红决定放弃在深圳的事业,留在南安水头老家。

   然而,受过教育,而且又在深圳那样的大城市呆过多年,蔡红专始终不甘心就此“沦为家庭主妇”。“刚好有一个机会,结婚不久,我先生的粮食生意跟上海有业务往来。”蔡红专说,她就开始动员并鼓励丈夫,如果在上海有业务,把公司搬到上海肯定比在泉州好。“上海是国际化都市,不论是市场空间,还是信息来源,都远远超过了老家。”这时的林书育也嗅到了长三角将大发展的商机,决心利用上海的航运码头优势,做大粮油贸易。1993年,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蔡红专夫妻俩开始闯荡上海滩。

回乡投建中国粮食城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安。但一说到粮食,多数人都以为是传统产业。事实上,随着科技的发展,粮食产业已走上深加工、产业链延长的新轨道。蔡红专夫妇带领下的华昌粮油走的就是这条发展路径。

    1995年,不满足于单纯做贸易的蔡红专,在上海青浦投资了一家面粉加工厂。同时,购买的小麦也不再局限于国内供应,而是从美国、加拿大进口,再销往国内市场,真正发挥了上海这个国际码头的作用。没过多久,蔡红专夫妇又与朋友合作,在深圳成立一家粮油贸易公司,“去深圳,是为了把华昌从家族企业,带向股份制企业。”到2000年,广东番禺和肇庆的面粉加工基地,也相继成立,这些同样是与朋友合作创办的。

   如今,华昌旗下已有3个自创品牌:乐当家食用油、精冠大米、福川面粉。目前,华昌还在开发一个粗粮饮料项目。“粗粮饮料是目前国际最流行的方向,将会成为大中城市市民的早餐饮料。”与此同时,蔡红专还在考虑生产橄榄油等高端产品,“现在国内的食用油生产有些过剩,我们正在考虑如何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来提高竞争力。”

   蔡红专表示:“我们不仅仅要做好粮食加工,引进先进技术,做深加工和粮食新产品的开发,而且这些也将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2003年,蔡红专夫妇回到家乡南安,在原官桥粮食市场的基础上,投资兴建了“泉州·中国粮食城”,打造的其实就是从粮油生产到深加工,再到交易的大平台,完善原有官桥粮食基地的产业链。“中国粮食城”项目规划占地1200亩,计划总投资将达10个亿。未来,中国粮食城将建成一个集仓储、农产品及加工机械展示、生产加工、现货交易、物流、信息平台于一体的现代化粮食市场,实现年交易量6亿公斤,年交易额20亿元。

打造粮食业“沃尔玛”

   而提及回乡投资兴建中国粮食城,蔡红专说:“这既是为了华昌的进一步发展,也是一份浓浓的乡情。”福建是南方缺粮大省之一,每年约有一半的粮食都要从省外调入。因此,未来中国粮食城将对福建省内的粮食调配起重要作用,形成“北粮南储”之势,有助于稳定福建粮价,确保供应。

   如今,五年过去了,中国粮食城建设早已初显规模。蔡红专介绍说,除了原来官桥老市场的大部分商家有意向迁入中国粮食城,并扩大经营外,目前国内一些大型粮贸集团、知名粮油加工企业都与中国粮食城签订了入驻协议,中国粮食城的市场整体影响力和辐射范围正迅速扩展。

   “我们还在对中国粮食城辐射东南亚的构想进行论证。东南亚国家的主流粮商,大多是福建、广东籍的华侨,这种‘地缘’优势完全可以利用。”蔡红专说:“现在我们开始招商,除了国内一些大的粮商进驻之外,已有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粮商和我们签约,将到这里来设立窗口,我们希望与东南亚的粮商合作后,形成优势互补。我们的目标,是要把中国粮食城打造成中国粮食业的‘沃尔玛’。”

   如今,夫妻俩分工合作,蔡红专扎根上海,主要负责公司贸易业务,林书育则常驻泉州,负责中国粮食城的建设、招商工作。夫妇俩掌控下的华昌控股,以上海为总部,以泉州的中国粮食城为基地,向南延伸至广东,并着手向北方天津布局,将沿海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区城市连接起来,一个以粮为纲、多元发展的战略格局业已成型。

□人物印象

    9月底,华昌上海总部。在记者面前,闯荡上海滩15载的蔡红专展现了闽南女子独特的柔弱与坚强并济及热情好客。

   会客室房间不大,却处处蕴涵着茶韵的古朴气息,和装饰的精致之美。而这一切,全都出自蔡红专之手,女主人的品位和细致足见一斑。

   初次见面,如果不是那口浓浓的乡音,融入国际大都市生活十多年的蔡红专身上,其实已经很难看到传统闽南女子的痕迹。然而,随着采访交流的深入,闽南女子特有的坚强与柔弱,在蔡红专身上却又显现无疑。

   当年,蔡红专为丈夫的事业和家庭和谐,放弃自己正在上升的事业,这是闽南女子身上特有的谦让和包容的本质。而采访的大部分时间里,这位事业正如日中天的女企业家,面对记者并没有一味地描述她辉煌的成就,反而谈起了子女的成长、教育问题,那份家庭的幸福和甜蜜更是溢于言表。

   女儿从英国夏令营归来,突然打电话很严肃地说有重要的事要跟妈妈谈谈,让蔡红专返家途中,既开心又担心,直到得知女儿喜欢英国,想去那里留学,蔡红专忐忑的心才放下。这就是这位成功企业家背后,为人母,最真挚、最幸福的故事。

□对话

北上抢占滨海新区

   《金三角·老板》:上海是改革开放中率先发展起来的,你们到上海来发展十多年了,觉得这个城市对企业的发展有没有它的独特之处?

蔡红专:我来上海已经15年了。当时到上海来做业务,就觉得这里很开眼界,是个大城市,肯定会有很多机会,对比泉州,肯定就不想回去了,所以后来也才会一心把公司搬到这里来。上海真正的大发展,应该是在1992年国家决定开发浦东新区之后。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中心、国际化大都市,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市场发展空间很大,信息资源丰富,这是国内大部分城市所无法比拟的。

   《金三角·老板》:您能不能用最简单的例子,来描述华昌在上海的发展过程?

   蔡红专:我想,公司总部的几次迁移,应该是最能说明华昌的稳步发展。2001年之前,我们在火车站旁边的电信局大厦。后来业主不愿意出租,我们就来到浦东,在陆家嘴CBD中心的滨江大道,买了一套写字楼,那个地段比现在的这里还好。后来,公司发展壮大,滨江大道那里空间不够用,2005年,就搬到现在这个位置,也是陆家嘴的中心地段。买的时候一平方米是两万出头,现在要四万多了。

   《金三角·老板》:听您介绍,下一步准备到天津去发展,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蔡红专:到天津去发展,这是紧随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的。我们都知道,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端,到1992年上海浦东也跟着开放时,深圳有的政策上海都有,但上海有的政策深圳就没有了。这是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的过程。2006年5月的时候,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预示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再向前迈进了一步,天津将有的政策,也是上海所没有的。我们北上天津,就是看中这一契机,应该去抢占先机。

   目前,我们是计划在天津做一个国际性商贸物流城的项目,去年和今年,已经分两次拿到了土地,共600亩。不过,我们这个项目并不在滨海新区里面,我们看中的是天津港的优势,滨海新区一旦发展起来,物流、商业地产等,里面有很多文章可做。

□蔡红专语录

   回乡投资兴建中国粮食城,既是为了华昌的进一步发展,也是一份浓浓的乡情。未来中国粮食城将对福建省内的粮食调配起重要作用,形成“北粮南储”之势,有助于稳定福建粮价,确保供应。

 


泉州妇联网 泉州市妇女联合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14008063号-1
Copyright 2005-2008 qzwom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45367507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