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同在蓝天下 共享一片爱——石狮市探索推进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9日 来源:石狮市妇联 阅读5561次石狮市现有常住人口70多万人,其中,流动人口40多万人,流动儿童达7万多人。近年来,该市健全政策保障,加强体系建设,搭建关爱平台,实现流动儿童“公平教育无差别、健康保健无差别、管理服务无差别”,构建关爱流动儿童的立体网络。2013年4月石狮市被确定为全国五个“农村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城市”之一,为全省唯一入选城市。 一、“强机制”促服务长效化。坚持“以人为本,儿童优先”原则,强化领导协调、经费保障、考核测评、动态监测等机制,进一步夯实关爱工作基础。一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将流动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年加大投入,2013年、2014年共投入7亿元,切实保障7.5万流动儿童享有与本地儿童同等的公共服务。二是建立考核测评机制。把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考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及部门年度工作绩效考评。四是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公安、教育、卫生等部门定期采集信息,镇(街道)、村(社区)及各相关部门进行动态化监测,以基本人口信息为基础,以入学、就医信息为辅助,实现信息共享共建。 二、“优待遇”促服务均等化。按照“同城共享、均等服务”理念,以实施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实事项目为切入点,实现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同等待遇。一是优化教育待遇。学籍随到随编,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员工子女“全员入学”和“就近入学”, 全市目前共有外来学生6.9万人,占总数61.41%,其中95.22%外来学生在公办学校就读,数量居全省首列,2010年以来每年给予外来生减免补助各项费用超1500万元。二是优化卫生服务。将流动儿童纳入本地儿童保健管理体系,同等享受11种一类疫苗免费接种服务,至目前接种率达99.83%,流动儿童出生预防接种和适龄儿童接种分别占全市接种儿童62.89%、64.73%,流动儿童接受保健服务覆盖率达78.23%。三是优化社会保障。出台《石狮新市民积分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善待外来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的优惠政策,将外来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纳入城乡低保、住房保障体系,目前由政府投建的公租房、廉租房92%以上配租给外来员工,2014年为新市民兑现200个“积分入住”购房补助指标,每套最高补助达12万元。 三、“建网络”促服务常态化。进一步加强社会治理,探索社区关爱新模式,创新流动儿童关爱工作机制和服务内涵,建立流动儿童关爱服务网络体系。一是完善社区管理服务网络。结合石狮地域面积小、流动人口多、人口密度大特点,推进“1+1+N”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即每个城乡社区划分若干单元网格,每个单元网格按“1名专职网格员+1名网格监督员+N名网格协管员”配备管理服务责任团队,构建起覆盖所有常住人口的服务网络,并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与便民服务中心指挥系统相互对接。目前已在流动儿童较集中的村(社区)建立“梦想学堂”18家、“流动儿童之家”29家,围绕“品德上扶德、精神上扶志、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心理上扶健”的“五扶”目标,开展综合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二是完善社会参与关爱网络。采用“志愿者+学校+新石狮少年”的项目实施模式,动员11支志愿者团队与21所新石狮少年较为集中的中小学校建立长期结对共建关系。组建“爱心妈妈”志愿者服务队,全市共有247名“爱心妈妈”与流动儿童结对开展“我们和流动儿童在一起”等关爱活动。设立“帮教基地办公室”和“心理辅导室”,制定个性化辅导方案,对来石涉罪非羁押的未成年人进行帮教监管、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 四、“创活动”促服务精品化。围绕流动儿童生活融合、文化融合、城市融合,突出项目化、品牌化、特色化,建立流动儿童关爱服务活动体系。一是特色文化促融合。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全省首创小学闽南文化馆—石狮古洋小学闽南文化馆,编写《闽南童谣》、《“走进童谣 亲近闽南”综合课程》等教材,促进外来学生更快融入本地生活。坚持向流动儿童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所,组织开展“魅力石狮”、“闽南狮文化”等特色展览下乡村、进学校等活动,丰富流动儿童业余文化生活。二是家庭教育创品牌。扎实推进“和谐家庭文化”创建活动,打造“双合格”家教品牌,举办“争做合格家长 培养合格人才”巡回讲座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一年来,共举办家庭教育巡回讲座35场,参与人数达1万多人次。依托市、镇(街道)、社会家教指导机构网络,对流动儿童家长进行分类家教指导,目前全市建有家长学校、家教指导中心和服务机构262所。三是拓展阵地促实效。充分发挥全市93个公益性儿童校外活动站作用,不定期邀请志愿者、教师、高校学生、退休人员等利用课余时间义务免费授课,开展心理辅导、结对帮扶、感恩教育等活动。依托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发挥文艺活动、学习教育、技能培训基地作用,举办灯谜、歌咏、童谣诵读等各类公益培训30多场次,参加人数达6000多人次。
|